数字货币在国内的利与弊及百姓注意事项

· 快讯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数字货币逐渐走入大众视野。在国内,数字货币尤其是数字人民币的研发与试点工作正在稳步推进。数字货币在国内有着诸多显著优势,但也伴随着一些弊端,老百姓在面对数字货币时,也需要注意一些事项。

一、数字货币在国内的优势

1. 支付便捷高效:数字人民币支持双离线支付,即便手机没有网络信号,通过“碰一碰”功能就能完成交易,这对于地下停车场、偏远地区等网络不佳的场景极为适用 。同时,只需一个手机号即可开通钱包,无需绑定银行账户,降低了使用门槛,并且打破了支付宝、微信等第三方支付平台的壁垒,实现跨平台互通,极大地提升了支付效率,降低了交易成本。比如在一些交通枢纽,旅客即使在信号不好的情况下,也能用数字人民币快速购买车票或支付餐饮费用。

2. 安全性高:数字人民币由央行信用背书,与纸币、硬币具有同等法律效力,有国家信用作为坚实保障,不存在兑付风险。在技术上采用加密技术,交易不可篡改,能有效防范假币风险。而且它支持小额匿名、大额可溯,在保护用户隐私的同时,也能满足反洗钱等监管需求。以一些金融诈骗案例来看,传统支付方式容易被诈骗分子利用进行资金转移且难以追踪,但数字人民币的可追溯性使得资金流向清晰,能更好地保障用户资金安全。

3. 助力金融创新与经济发展:数字货币的出现为金融创新提供了新的契机,推动了数字经济的发展,加速社会数字化转型进程。通过智能合约技术,数字人民币可以实现更精准的资金投放和管理。如政府发放消费补贴时,可定向发放,确保资金直达目标人群,刺激消费的同时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在一些城市的促消费活动中,发放数字人民币红包,带动了当地零售、餐饮等行业的消费增长。

4. 降低支付成本 :对于商户而言,数字人民币交易不经过第三方支付机构,无需承担手续费,大大降低了经营成本。个人使用数字人民币进行转账、提现也没有额外费用,节省了资金流转成本,有利于提高市场活力,促进经济发展。

二、数字货币在国内的弊端

1. 技术依赖与潜在风险:数字货币高度依赖信息技术和电子设备。一旦遭遇大规模网络攻击、电力中断或者系统故障,可能引发系统性支付瘫痪。例如,若黑客攻破数字人民币系统,不仅会导致用户资产被盗,还会对整个支付体系造成严重冲击。同时,技术的更新换代也可能带来兼容性等问题,需要不断投入资源进行维护和升级。

2. “数字鸿沟”问题:目前数字人民币的使用主要依托智能手机和电子钱包,这使得不擅长使用智能设备的老年人以及因经济原因无法承担智能手机成本的低收入人群面临使用障碍。他们可能难以享受到数字货币带来的便捷,甚至被排除在主流支付体系之外,进一步加剧社会分化。据调查,部分老年用户因操作复杂而拒绝使用数字人民币。

3. 隐私与监控的平衡难题:虽然数字人民币保护用户匿名性,但交易数据对央行完全透明,这意味着个人消费习惯、资金流向等敏感信息被集中掌控。一旦这些数据被泄露或滥用,将对用户的隐私和权益造成损害。如何在保障监管需求的同时,切实保护用户隐私,是数字货币发展中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三、老百姓需要注意的事项

1. 防范诈骗风险:要明确我国目前除了数字人民币这一法定数字货币正在试点推广外,其他所谓的数字货币投资大多是非法的,存在极大的诈骗风险。一些不法分子以投资数字货币可获高额回报为诱饵,吸引老百姓在指定软件上操作,前期展示虚假盈利记录,当投资者投入大量资金后,软件无法登录,导致钱财损失。所以,不要轻信任何投资数字货币能赚钱的说法。

2. 认准官方渠道:下载数字人民币APP要通过正规的手机软件商店,切勿相信和下载安装其它来源不明的APP。开通数字人民币时,只要手机定位在试点区域内即可下载安装,全程无需输入姓名、身份证号码、银行卡号等个人信息,更不需要缴纳额外的申请费用。不随意点击不明的短信链接、邮件或网站,应当通过官方途径获取数字人民币的权威资讯,防止个人账号、密码、身份证等信息泄露。

3. 保护个人信息与账户安全:妥善保管好数字人民币各类密码数据,包括支付密码、银行卡密码以及短信验证码等,官方客服人员不会向用户索要这些信息。当收到要求操作数字人民币钱包的信息时,务必保持高度警惕,核实对方身份,谨防诈骗。另外,数字人民币钱包名称可自行设置,转账时不要轻信钱包名称所显示的内容,因为它不代表对方真实身份。绝不出租、出借数字人民币账户,这属于违法行为,情节严重的甚至涉嫌犯罪 。

数字货币在国内的发展是机遇与挑战并存。老百姓应充分了解数字货币的利与弊,提高风险防范意识,在享受数字货币带来便捷的同时,确保自身财产安全和合法权益不受侵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