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定币概念股今日(2025年6月26日)表现强劲,主要受多重政策、技术和市场因素催化,以下是核心原因及背景分析:
一、直接驱动因素:香港虚拟资产牌照落地引爆市场
国泰君安国际获全牌照6月24日,香港证监会批准国泰君安国际升级证券牌照,允许其开展比特币、稳定币等虚拟资产交易及投研服务,成为首家获此牌照的港资券商。其港股单日暴涨超100%,直接带动A股关联金融股(如南华期货、翠微股份)情绪共振。
意义:标志香港“虚拟资产国际枢纽”进入实质落地阶段,稳定币从灰色地带转向合规交易,为传统金融机构开辟新业务线(经纪、做市、财富管理)。香港《稳定币条例》正式生效5月30日生效的条例为离岸人民币(CNH)稳定币发行提供法律基础,要求储备金托管、反洗钱等合规框架。京东、渣打等5家机构已进入沙盒测试,计划推出港元/美元稳定币,目标降低跨境支付成本90%。
影响:若试点成功,将构建独立于SWIFT的人民币跨境支付通道,补充CIPS系统,推动人民币国际化。二、全球监管破冰:合规化进程加速
美国《GENIUS法案》推进:允许国民银行发行美元稳定币,要求95%储备为美债或现金,摩根大通、高盛等机构有望入场。法案若通过,预计2025年美国机构配置稳定币规模增长200%至800亿美元。欧盟MiCA框架落地:虽限制非欧元稳定币交易额(日均≤2亿欧元),但为合规项目提供明确路径,推动USDC份额翻倍(市值560亿美元)。地缘协同预期:美国财政部计划与香港等司法管辖区达成稳定币互惠协议,推动国际标准统一。⚙️三、技术成熟与场景渗透:从工具升级为“金融基建”
性能突破以太坊Layer2技术将转账费降至0.1美元以下,链上交易速度超越Visa(2024年Q2稳定币交易量8.5万亿美元,Visa仅3.9万亿美元)。
Visa、摩根大通等整合稳定币清算系统,实现跨境支付秒级到账(传统需1-5天)。
真实经济场景爆发企业金融:跨国公司用稳定币支付供应商,结算时间从3天缩至5分钟,成本降1.2%;Remote.com用USDC向69国员工发薪。
新兴市场刚需:阿根廷年通胀率200%,民众40%储蓄转USDT;土耳其稳定币购买量达GDP的4.3%。
跨境贸易:尼日利亚年接收加密货币超590亿美元,43%非洲链上交易涉及稳定币。
四、市场预期与资本布局
规模预测:花旗银行预测,若有监管支持,2030年稳定币市值或达3.7万亿美元;美国财政部预估2028年将突破2万亿美元。机构入场:贝莱德发行56亿美元代币化基金BUIDL,以稳定币结算;49%的全球机构已采用稳定币支付。A股概念映射:投资者聚焦三类企业——
✅持牌机构(如申请香港牌照的金融科技公司);
✅技术供应商(区块链、加密算法企业,如飞天诚信、恒生电子);
✅跨境支付场景合作方(如翠微股份、拉卡拉)。⚠️五、风险与挑战
脱钩隐患:部分稳定币储备透明度不足(如USDT曾仅3%现金储备),存在兑付危机。监管套利:欧盟用户借VPN规避交易限额,TRON链上USDT反洗钱覆盖率不足40%。地缘博弈:美国GENIUS法案要求海外稳定币与美元体系互操作,或挤压非美元稳定币空间。总结:短期情绪与长期逻辑共振
今日稳定币概念股的强势,本质是 “香港牌照落地触发+全球合规化预期+真实需求验证” 三重驱动的结果。短期看,政策红利与市场情绪仍将延续;长期需关注 CNH稳定币试点进展、企业级应用落地及跨境监管协同,这些因素将决定行情能否从概念炒作升级为基本面支撑。
附:今日领涨股表现(截至6月26日10:40)
京北方(涨停,+10%)
吉大正元(涨停,+10.01%)
科创信息(+10%)
优博讯(+9%)
翠微股份/拉卡拉(+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