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三,美国参议院以68-30的票数通过GENIUS法案,为美元支持的稳定币建立联邦监管框架。《GENIUS法案》的通过被视为美国加密行业的一次历史性突破。该法案旨在明确稳定币的法律地位,将其定义为数字现金,推动主流支付和结算领域的广泛应用,而非仅仅局限于当前80-90%的加密资产结算用途。
随着美国等主要经济体先后抛出稳定币监管重磅文件,互联网巨头竞相闻风而动。

沃尔玛、亚马逊等跨国巨头近期已开始探索在美国发行自有稳定币的可能性。在线旅游巨头Expedia和其他大型企业,包括航空公司,同样在讨论发行稳定币的计划。
彭博最新分析指出,这些公司发行稳定币的动机并不是拥抱加密货币创新,而是为了在与Visa、万事达卡的长期费用争议中获得新的谈判筹码,甚至完全绕过传统支付网络。每年,这些零售商在传统支付系统中支付数十亿美元的手续费,包括客户使用银行卡购物时产生的交换费。更令人沮丧的是,支付结算往往需要数天时间,延迟了商户收到销售收入的时间。
在国内,电商巨头也因为看到稳定币可以带来的支付便利而行动。
有消息显示,蚂蚁数科已经启动申请香港稳定币牌照。同时,蚂蚁集团旗下国际业务部门也正计划在新加坡和中国香港申请稳定币牌照。蚂蚁国际回应称,其将在相关通道开启后尽快提交申请。蚂蚁国际正在全球资管方面加速投资、拓展合作,将其AI、区块链和稳定币创新投入真实可靠的大规模应用”。
作为曾经的“微信支付”核心成员,京东币链CEO刘鹏表示自己捕捉到与移动支付井喷前夕相似的“感觉”——在他看来,支付型稳定币将作为Web3时代的新金融基建,在国际贸易等场景发挥“颠覆性”的积极作用。其透露,目前京东币链在“沙盒”中的场景测试进展顺利,计划推出分别锚定港元及其他币种的稳定币。
稳定币本身是一种数字代币,但特点在于其价值与现实世界资产挂钩(如美元、港币、黄金等),可以用来储存现金或购买其他加密代币。其保持与美元或其他政府货币兑换率为1:1。
相比传统加密货币价格波动较大,稳定币通过锚定法币,在数字货币领域中弥补了这些问题,使其具备一定的货币属性,且兼具支付媒介、流通单位和金融工具等多重功能,可实现无需依赖中介的即时转移。蚂蚁等巨头们看中的正是这种技术优势。
现有金融体系下,在资金全球交易时需考虑不同银行间的时差、规则,因此跨国转账需要3-5天,且费用高。而使用稳定币平台可大幅减少交易费用,以及其他时间成本,资金利用率也将大幅提高。
由此可见,蚂蚁和京东,沃尔玛、亚马逊等一众行业巨头眼下都在考虑发行自己的稳定币,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使用稳定币在国际支付中可以提高效率和降低成本,这些都是实打实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