芯片国产代替+稳定币+科技央企

· 快讯

中国芯片国产替代战略正加速推进,核心企业成为技术突围的关键力量。

中芯国际、华为海思、长江存储等头部厂商在晶圆制造、芯片设计和存储领域取得突破,14nm工艺量产和5G基带芯片研发缩小了与国际差距。韦尔股份、兆易创新在CIS图像传感器和NOR Flash市场打破海外垄断,北方华创的刻蚀设备打入台积电供应链。政策端,大基金二期超2000亿元注资聚焦设备材料等"卡脖子"环节,上海微电子28nm光刻机预计2024年交付。当前国产化率不足20%,但AI、汽车芯片等新兴需求催生寒武纪、地平线等独角兽。产业链需在EDA工具、光刻胶等薄弱环节持续突破,构建从设计到封测的完整生态体系。

沪硅产业是中国半导体硅片龙头,主攻12英寸大硅片国产替代,已切入中芯国际供应链。其技术突破打破国际垄断,助力芯片自主可控,但高端产品良率仍需提升。

兆易创新是国内NOR Flash存储芯片龙头,产品覆盖消费电子、物联网等领域,技术达国际主流水平。积极布局DRAM和MCU业务,推动存储芯片国产替代进程。

稳定币是一种与法定货币、大宗商品或算法挂钩的加密货币,旨在减少价格波动,提供稳定的交易媒介。主要类型包括法币抵押型(如USDT、USDC)、加密资产抵押型(如DAI)和算法稳定币(如UST)。稳定币广泛应用于加密货币交易、跨境支付和DeFi领域,但面临监管合规、储备透明度和系统性风险等挑战。各国正加强监管,以平衡金融创新与风险防控。

科技自强央企是中国突破"卡脖子"技术的核心力量,聚焦芯片、航天、通信等关键领域。

中国电子(CEC)打造自主计算体系,中国电科(CETC)突破高端半导体设备,航天科技主导北斗导航系统。这些央企整合产业链资源,推动国产替代,同时承担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如14nm芯片量产、5G基站核心器件自主化。政策支持下,央企正加速技术攻关,构建安全可控的科技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