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特币冲破11万美元创历史新高! 香港《稳定币法案》落地,A股数字货币概念彻底疯狂——拉卡拉市值飙破200亿,雄帝科技3天暴涨60%,御银股份、翠微股份等老牌“妖股”集体连板。 这场资本盛宴背后,是国际资本涌入比特币避险,还是游资借机收割?
香港法案点燃导火索

5月21日,香港立法会三读通过《稳定币条例草案》,明确年底前实施稳定币发牌制度,成为全球首个法币稳定币监管体系。 政策落地当天,港股稳定币概念股连连数字暴涨45%,众安在线单日涨超30%,资金迅速向A股同类标的蔓延。
几乎同步,美国参议院推进《稳定币统一标准保障法案》(GENIUS),要求稳定币100%美元储备并持牌经营。 两大经济体联手为数字货币“正名”,直接刺激跨境支付需求爆发——传统SWIFT跨境转账需1-5天,手续费0.1%-2%,而稳定币可实现分钟级到账,成本仅0.1-1美元。
谁在狂飙谁在裸泳?
拉卡拉(300773.SZ):热度之王暗藏隐忧
作为央行数字货币研究所首批合作机构,其“云商通”平台已对接80%头部银行,智能POS终端在北京、上海试点市占率达45%。
但2024年净利润暴跌23.26%,2025年一季度再腰斩51.71%;股东孙浩然宣布清仓减持2.45%股份,套现压力悬顶。 当前57倍市盈率远超行业均值27倍,市值站上200亿全靠情绪支撑。
雄帝科技(300546.SZ):游资狙击的“妖王”
3天暴涨60%,2.3万股东人均浮盈7.8万。 公司主打公交场景数字货币支付,深圳地铁90%终端由其覆盖,单日交易峰值破百万笔。
但静态市盈率超160倍,2024年净利润仅2914万;最新公告称“无未公开重大信息”,互动平台已3个月未更新数字货币进展。
游资的集体记忆
御银股份3连板、翠微股份2连板、恒宝股份2连板——这些2022年暴涨3倍的“数字货币鼻祖”,凭借ATM改造、第三方支付牌照等老故事重获资金青睐。
基本面却一片惨淡:翠微股份一季度亏损8192万,恒宝股份净利润下滑8.75%,海联金汇核心业务仍是汽车零部件。
狂欢中的刺耳警报
高估值泡沫:雄帝科技160倍PE、拉卡拉57倍PE,业绩增速根本无法支撑。 拉卡拉单日换手率骤升至29.44%,资金获利了逃迹象明显。
减持与业绩雷:拉卡拉股东清仓减持仅是开始;雄帝科技异动公告后30分钟开板,追高资金单日浮亏14%。
比特币绑架效应:5月30日比特币跌超2%,拉卡拉盘中涨幅从10%跳水翻绿——概念股已成比特币“影子资产”。
谁在真正受益? 冷门标的浮出水面
四方精创(300468.SZ):香港金管局数字港元(e-HKD)技术合作方,2025年Q1新增东南亚跨境支付订单3.2亿,占营收25%。
新国都(300130.SZ):中东市场黑马,适配阿联酋等地区稳定币,Q1中东营收暴增280%,跨境支付日均处理额超5000万美元。
天阳科技(300872.SZ):国有大行数字钱包系统开发商,反洗钱系统准确率99.97%,数字人民币订单同比增150%。
这场狂欢中,政策套利者吃肉,游资喝汤,而业绩裸泳者终将退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