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爱思唯尔(Elsevier)发布的2024“中国高被引学者”榜单中,西交利物浦大学多位教授学者荣登榜单,包括西浦助理副校长(教学)AdamR.Cross教授,西浦国际商学院的何学中教授,理学院的AlanKaluev教授、EyadElkord教授和王水花副教授,西浦-集萃学院执行院长文辉清教授等,充分展现了西浦的国际化高水平师资力量。
西交利物浦大学(简称“西浦”)是经中国教育部批准,由西安交通大学和英国利物浦大学合作创立的、具有独立法人资格和鲜明特色的新型国际大学。她是中国目前规模最大的中外合作大学,以理工管起步,强强合作,拥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学士学位和英国利物浦大学学位授予权。本科毕业生同时获得中国教育部认可的西交利物浦大学本科毕业证书、学士学位证书和国际认可的利物浦大学学士学位证书。

高水平师资:积极引进国际一流专家学者
一直以来,西浦按照世界知名大学标准选聘师资,积极引进国际一流的专家学者,现有教师2300多名,专业课教师均具有国际知名大学博士学位和丰富的教学与科研经验。他们凭借自身的先进教育理念、丰富的教学经验及行业资源,有力促进西浦学子的个人成长及大学整体发展。
西交利物浦大学创业家学院(太仓)智能机器人学院的院长MohdRizalArshad教授,不仅是控制与机器人系统领域的知名专家,拥有超过25年的研发经验,还是电气与电子工程师学会(IEEE)高级会员、马来西亚海洋工程学会(OESMalaysia)创始主席以及2024-2026年IEEE海洋工程学会杰出讲师(DLs)。在专注于优化学术课程同时,Rizal教授也致力于利用其广泛的国际网络,搭建西交利物浦大学与东南亚及全球机构的合作桥梁。
Rizal教授指导过众多研究生,并在国内外学术期刊上发表了大量研究成果。他表示,将积极组织国际研讨会、学术会议和行业会议,促进知识共享并建立合作关系,并鼓励学生不要满足于已有的知识,保持开放的心态,永远充满好奇心,不断改进对知识的理解。
西交利物浦大学数学物理学院院长丁津泰教授是后量子密码学领域的国际权威专家,也是美国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院(NIST)唯一的抗量子密钥交换标准ML-KEM的设计者之一。丁教授倡导数学教育与实际工业应用的紧密结合,他希望学院的课程能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数学的本质。
研究导向型教育:兴趣驱动,强化对行业了解
MohdRizalArshad教授与丁津泰教授的教育理念,正是西浦育人理念的缩影。利用其在治理结构和管理模式上的空间,西浦直接面向世界和未来发展趋势,融合东西文化与教育精华,以学生健康成长为根本、以兴趣为导向、以学习为中心,培育有国际视野和竞争力的世界公民。
西浦以创建研究导向的国际大学为发展方向,其教育模式1.0对传统的专业精英教育模式进行了改造和升级,提倡个性化、兴趣驱动、研究导向型学习,同时强化学生对行业背景的了解。其目的是让学生对自身所学习领域以及本行业未来发展趋势有足够理解,使其真正成为有造诣的专业精英。建校18年来,西浦不断反思教育、重塑教学,先后部署了研究导向的专业精英教育(西浦1.0),融合式创新创业的行业精英教育(西浦2.0),以及未来导向、平台营造、技术赋能、融合共生的教育创新生态(西浦3.0),为培养具有全球视野和国际竞争力的精英人才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目前,西浦已经建成以生物科学实验室为代表的一批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实验室和一系列高水平研究中心。为进一步推动科研工作,西浦设立校内科研基金项目,资助总额超8千万元。在科研发展基金的支持下,西浦科研人员先后获批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江苏省科技计划、苏州市发展科技计划等项目。
此外,西浦还面向本科生开放暑期本科生研究项目(SURF),支持学生培养研究技能、探索研究兴趣。2024年度SURF共开展399个研究项目,涉及人工智能、生物医药、语言文化、商业发展和建筑设计等多个领域,吸引了约1800名学生积极参与。
西浦学科体系完整,目前开设了多个本科专业与方向、55个硕士专业和17个博士专业及方向,涵盖理、工、管、文、经济、艺术、教育等学科门类,是真正意义上的一所综合性国际化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