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家嘴论坛释放7大信号,数字货币+AI+绿色金融,哪些方向要加速

· 快讯

一年一度的陆家嘴论坛开幕了。每次开完会,不光券商忙着出研报,市场也会盯着看有哪些新动向。

下面咱们来捋一捋。

第一,数字人民币这次论坛最重磅的是宣布在上海设立数字人民币国际运营中心。从国内试点走向全球流通,数字人民币正在加速进入国际支付体系的核心圈层。这背后,不止是技术推手的问题,更是人民币全球化进程进入到一个新台阶。

涉及方向:数字安全、软硬件认证、后台结算系统等。相关领域中,像数字认证、御银股份这些从事底层系统研发的企业,已在多个试点项目中有实质动作。

第二,跨境支付,网络再扩张。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CIPS继续扩容,首次直接覆盖中东市场,外资银行的加入进一步提高了“全球可用性”。这可不是小事,谁掌握了跨境支付的便利程度,谁就掌握了资金流动的节奏。

跨境支付的深化布局,也使得金融科技与支付接口服务商更受关注,比如拉卡拉、海联金汇等,正不断优化自身与央行系统之间的对接能力。

第三,数字货币与稳定币,明确分道并进。央行点出了“数字人民币是国家法币,稳定币则更偏市场化探索”,这句表态背后,其实是划清监管边界、也给市场想象空间留出口。尤其是在区块链底层系统应用方面,有望迎来更多正面试点。

这里面,像天阳科技、霍普股份等企业,已积极介入合规链、加密存证等场景,有一定基础。

第四,AI+金融,新质生产力的典型落点。AI不是单纯的热点,它已在金融服务、风控模型、投研算法等方面落地。这次论坛上,专门开了“AI赋能金融”专场,意味着这个方向将被列为重点建设对象。

无论是AI投顾、语义识别客服,还是数据治理系统,都在走向成熟。东华软件、合合信息等玩家已明确布局智能金融领域。

第五,绿色金融,进入政策深化阶段。绿色外债、绿色信贷试点加快,是双碳目标倒逼金融体系转型的重要步骤。相比传统基建导向的信贷投放,现在更讲求资金流向是否环保、是否符合绿色标准。

这对国有大行和大型保险资金是一个挑战,但对一些做ESG评级、绿色债券撮合的平台来说,反而是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