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惊!马斯克真的是特斯拉的创始人吗?事实远比你想的复杂……

· 头条

很多人以为特斯拉是马斯克独自打造的,但真相远比表面更精彩——背后隐藏的秘密,比空投还要劲爆!

真正的“创始大咖”被边缘化,名字从官方记录中悄然抹去,整个历史被彻底重写。

这背后,是一场商业史上极其激烈的“掌控大战”,一起来深扒。

2003年,两位大神携手开启电动车新时代⚡️

2003年,工程师马丁·艾伯哈德和金融大咖马克·塔彭宁联手创办了一家电子书公司,后来以1.87亿美元成功出售,成为了好伙伴。

他们瞄准了加州的电动车法规(ZEV法案)带来的机会,决定大干一场,打造一款电动跑车️。

但问题是,这两位完全没有造车经验,完全是“新手上路”。

于是他们请来了赛车老手伊恩·赖特,帮忙把梦想变成速度与激情!

为了解决造车技术上的不足,他们特别聘请了拥有赛车经验的工程师伊恩·赖特。

三人团队还不够,资金来源成难题,投资人纷纷推脱。直到马斯克现身,他刚卖掉PayPal,手握巨额资金,开始疯狂注资。

马斯克一进场,游戏规则立刻改写!

马斯克盯上了电动跑车,心里马上燃起了火:这项目非搞不可!

立马砸了635万美元,附加条件是——我要当董事会主席!

这招让他直接拿下了“DAO掌控权”,话语权瞬间飙升,没人能撼动他的位置。

随着马斯克不断加码投资,公司的股份慢慢被稀释,最初的创始人们反而成了“韭菜”⚠️,话语权和掌控力逐渐被边缘化。

随着一轮又一轮融资推进,马丁和马克的持股比例不断缩水,不久之后两人合计的股份甚至跌破了50%,这标志着他们对公司的控制权开始流失。

2006年,Roadster跑车正式亮相,媒体却纷纷将焦点放在了马丁身上,赞誉不断。

特斯拉首款电动跑车Roadster耀眼登场,性能惊艳全场⚡️

媒体纷纷把功劳归于马丁,反倒忽略了马斯克。气得马斯克当场爆炸,在团队群里怒吼:不给我面子,资金马上砍断!

马斯克掌控力渐弱,内部矛盾激化

从那以后,马斯克频繁插手日常决策,产品设计被反复改动,进度拖得像区块确认一样慢。

马丁终于受够,打算辞职✋,但马斯克不依不饶,誓要将他逐出局外。

"2007年,马斯克如何‘低调’让马丁·艾伯哈德离开特斯拉?"

2007年8月,特斯拉爆发高层地震:马斯克绕过联合创始人马丁·艾伯哈德,秘密召开董事会会议,在未提前告知的情况下突然解除其CEO职务并剥夺全部管理权限。更引发争议的是,离职协议中包含竞业限制条款,禁止马丁一年内加入竞争对手企业。

这一系列强硬操作引发法律纠纷,马丁以不当解雇、违反公司治理程序等多项指控提起诉讼。面对指控,马斯克不仅全盘否认违规行为,更在公开场合质疑马丁的创始人身份,称"特斯拉的成功与他无关",双方矛盾彻底公开化。

创始头衔争夺战:特斯拉早期团队的罗生门

2007年,特斯拉联合创始人马丁·艾伯哈德不仅被悄然移出管理层,其"创始人"身份也在后续官方叙事中被逐步淡化。公司文件与公开资料中,他的名字逐渐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其他早期成员的姓名被纳入"创始团队"名单。这场商业博弈最终以双方和解告终,马丁彻底退出,而外界则戏称他为"硅谷最昂贵的创业教训"。

与此同时,马斯克的个人影响力随特斯拉的崛起而膨胀,逐渐成为科技与金融创新领域的标志性人物。在加密货币、元宇宙等新浪潮中,他被塑造成"颠覆者"的代名词,而特斯拉的早期历史也随之被重新书写——曾经的权力斗争,如今已成为传奇故事的注脚。

创始人之名争夺战:特斯拉究竟是谁的孩子?

硅谷的创业故事总在重复一个永恒命题:"创始人"的头衔究竟该属于谁?是那个最早在车库里画图纸的梦想家?是日夜兼程把概念变成实体的建造者️?还是那个用资本改写游戏规则的操盘手?特斯拉的案例将这三种角色割裂得尤为彻底——

2007年的权力洗牌揭露了一个残酷现实:在商业世界里,"创始人"不是历史事实,而是一种叙事权。马丁团队孕育了电动车革命的种子,但马斯克用资本灌溉出了参天大树。当公司白皮书开始"修订"创始名单时,本质上是在回答一个更深刻的问题:企业的灵魂究竟源自技术理想,还是资本意志?

总结:创业江湖的权力游戏:谁出钱,谁出力,谁最终说了算?

从特斯拉到币圈,商业世界的权力更迭永远在上演同一个剧本:掏钱的金主、出力的团队和最终掌权的赢家,往往不是同一拨人。马斯克用资本重写特斯拉创始历史的故事,不过是创业丛林法则的最新注脚——在商业战场上,股权比例永远比创业情怀更有话语权。在创业这场游戏中,最终定义"创始人"的,不是谁最早有想法,而是谁最后掌握分配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