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密货币洗白+美元数字霸权+各国警惕|稳定币,是美元的新镰刀?

· 头条

稳定币,是美元的“救心丸”吗?

美国最近干了件大事。6月17号,他们的参议院以68票赞成、30票反对,高票通过了一个稳定币监管法案——《指导与建立美国稳定币国家创新法案》。这法案的核心意思就一句话:稳定币以后要合法发行、要合规监管、还得拿真金白银去背书。

别小看这一步。这不是给加密圈发了个通行证,而是美国准备把稳定币当成自己的金融新武器了。

共和党那边已经兴奋到嗓门都压不住了,有议员直接高喊:“美国正迈向加密货币之都!”听着像段子,其实是真事。他们很清楚,这一步意义非凡——这是在给美元注射“数字强心剂”。

稳定币能“稳”,靠的就是锚定现实资产,主要是美元和美债。法案明确了,以后每发1块稳定币,后面必须有1块钱的美元或短期美债兜底。

这就好玩了。

你想啊,如果全世界都在用稳定币交易,那就是全球都在变相用“数字美元”。稳定币流通越多,美债被买得越多,美元的影响力就越大。这简直是新时代的“铸币税”扩张——链上的金融版图,美国要第一个吃下。

问题是,这真能稳得住美国的债吗?

目前美国国债已经飙到36万亿美元,而且越滚越大。更麻烦的是,靠债养债的循环现在也有点卡壳了,外资的买盘在减少,美债收益率的波动越来越大。财政部着急,美联储也头疼。

这时候,稳定币来了——“你们不是不愿买美债了吗?那我来一招新的:你买稳定币,我去买美债,是不是曲线救国?”

理论上,这招是通的。

比如你用1美元买了一个USDT,发行商拿这钱去买国债,拿着国债的利息再反哺业务增长,然后又去发更多的币,再买更多的债。这个“链上美债闭环”,看着像是救市,其实更像是金融版的击鼓传花。

问题也不少:

第一,这一套本质上还是影子银行逻辑。你说背后有足额资产,可真要碰上大规模挤兑——能马上拿得出那么多现金兑付吗?国债不是想卖就卖的。

第二,这些稳定币的投资偏好是短期T-bill,不爱碰长期债。但现在美国财政的核心压力,恰恰是在中长期债券那一块。你这救命药,可能治的是感冒,没法缓心脏。

第三,更现实的是,这个“救心丸”本身也贵。稳定币合规了,代价就是加审计、反洗钱、监管透明度——对很多原本图匿名、讲“去中心化”的玩家来说,这直接就劝退了。真这么干,会不会用户反而流向非美国的稳定币平台?不好说。

当然,从全球格局上看,美国这一招很聪明。稳定币走出去,本质就是数字美元走出去。对通胀高、货币不稳的国家来说,真可能一步步被美元稳定币“掏空主权”。

你看意大利财政部长都忍不住出来警告,说美元稳定币要“排挤欧元”了。这话不只是抱怨,更是一种焦虑:数字金融时代来了,美国又打算领先一步。

但从根子上说,美元真正要稳,还得靠美国财政本身硬气一点。光靠稳定币来兜着美债的窟窿,这种想法,聪明是聪明,但终归有点“饮鸩止渴”的味道。

所以,稳定币,不是美国金融的救命稻草,但可能是美元霸权的“进击引擎”。

能不能救心?不好说。但它一定会搅动一池春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