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外汇百科堂
刚刚过去的一周(2025 年 6 月 20 日至 27 日)在全球金融市场掀起了一场显著的风险偏好回归浪潮。在经历了数周因地缘政治紧张和货币政策不确定性带来的谨慎情绪后,市场情绪迎来了戏剧性的转变,这主要得益于两大关键因素的共振效应。
首先,中东地区地缘政治紧张局势的显著缓解,特别是以色列与伊朗之间达成的停火协议,如同注射了一剂强心针,迅速平息了冲突升级的担忧,移除了笼罩在投资者心头的一块乌云。
市场对此反应迅速且积极,最直接的体现便是原油价格的急剧下跌。布伦特原油从接近 80 美元的高位迅速回落至 66 美元,这一下跌幅度是自 2023 年 3 月以来最大的单周跌幅,清晰地反映出地缘政治风险溢价的快速蒸发。
黄金作为传统的避险资产,也因此失去了部分吸引力,连续第二周下跌,表明在风险缓解的环境下,资金正在从避险资产流出,转向更具增长潜力的资产类别。
尽管美伊之间仍有摩擦,但双方展现出的克制和外交努力,进一步巩固了市场对局势可控的预期。此外,美中贸易谈判风险的暂时避免,也为全球风险情绪的改善提供了额外支撑。
如果说地缘政治的缓解是点燃市场情绪的火花,那么美联储的鸽派信号则是为这场反弹提供了持续的燃料。
上周,美联储官员的公开表态显露出更为温和的姿态。
尤其值得关注的是副主席 Bowman 的立场转变,她此前被视为偏鹰派的成员,但此次意外地表达了支持夏季降息的可能性。这一表态具有重要的信号意义,它暗示着美联储内部对于通胀和经济前景的评估可能正在发生变化,或者至少是对于过度紧缩可能带来的风险更加警惕。
尽管主席鲍威尔在国会证词中维持了相对中性的语气,但市场显然更倾向于解读整体委员会的倾向以及近期较为疲软的美国经济数据。CME FedWatch 工具显示,市场对 2025 年降息次数的预期已提升至 2-3 次,并且 7 月份降息的概率也有所上升。
这种对降息预期的加速定价,直接导致了美国国债收益率的显著下行,2年期和10年期国债收益率均从近期高点大幅回落,为固定收益市场带来了正回报。
利率预期的变化是影响全球资产定价的核心因素之一,美联储的鸽派转向为风险资产的上涨提供了坚实的货币政策背景。
地缘政治的平静与货币政策的宽松预期,共同催化了风险资产的强劲表现。
全球股市迎来了一轮普涨行情。美国股市作为全球市场的风向标,表现尤为抢眼,S&P 500、Nasdaq、道琼斯指数以及中小型股指数集体创下历史新高,这不仅反映了市场信心的恢复,也显示出资金正在积极追逐成长性资产。
科技股在本轮反弹中继续扮演领头羊的角色,其对利率敏感性较高,在降息预期升温的环境下尤其受益。欧洲股市也录得稳健涨幅,DAX 指数的强劲表现部分得益于德国潜在的财政刺激前景,这为欧洲经济提供了额外支撑。
亚洲股市同样表现出色,日本股市的大幅上涨反映了全球风险情绪的改善以及对贸易前景的乐观。
加密货币市场也从整体风险偏好的提升中获益。比特币成功突破 107,000 美元,距离其历史高点仅一步之遥。机构资金持续流入美国上市的现货比特币 ETF,表明机构投资者对加密资产的兴趣和配置需求依然强劲。
在宏观环境有利的背景下,加密货币作为一种高风险高回报的资产类别,吸引了资金的关注。
与风险资产的狂欢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美元的显著走弱。
美元指数经历了数年来最差的一周,跌至三年新低。
这背后有多重原因:首先,风险偏好的回升降低了对美元这一传统避险货币的需求;其次,美联储降息预期的加速定价缩小了美元资产与其他货币资产之间的利差吸引力。
另外还有更深层次的结构性担忧,如滞胀风险、不断膨胀的财政赤字以及对美元作为全球主要储备货币地位的长期质疑,这些因素虽然不是短期波动的直接原因,但可能正在对美元的长期前景构成压力。
在美元走弱的同时,其他主要货币普遍走强。欧元受益于利差预期的收窄和欧洲央行相对美联储而言更为谨慎(甚至可以说是相对鹰派)的立场,成功突破 1.17 美元并剑指更高目标。英镑也升至三年新高,显示市场对英国经济前景的信心有所恢复,尽管英格兰银行行长 Bailey 的表态仍显谨慎。
瑞士法郎更是兑美元大幅升值至 2015 年以来的最低水平,这凸显了在全球不确定性依然存在(尽管有所缓解)的背景下,瑞郎作为避险货币的吸引力,即使瑞士央行已将利率降至零试图抑制升值。
相比之下,加拿大元因国内经济数据疲软和油价下跌而表现不佳,成为本周表现最差的 G10 货币之一,这再次印证了商品货币与其主要出口商品价格及国内经济状况的高度相关性。
大宗商品市场在本周呈现出明显的分化。原油和黄金的下跌是地缘政治风险溢价消退和避险需求减弱的直接结果。
然而,工业金属如铜和锌却表现强劲。
铜价上涨近 6% 至两个月高点,这部分得益于美元走弱(使得以美元计价的商品对非美元区买家更便宜)以及在潜在关税实施前出现的囤货需求。
铂金和钯金的持续上涨可能与特定的供需基本面或工业需求前景有关。这种分化反映出,在整体风险偏好改善的同时,不同大宗商品的價格走勢仍然受到各自獨特的基本面因素影響。
总体而言,2025 年 6 月 20 日至 27 日这一周是全球金融市场的“风险偏好周”。
地缘政治紧张局势的缓解移除了主要的尾部风险,而美联储鸽派预期的加速定价为风险资产提供了强劲的支撑。股市、加密货币和部分工业金属因此受益,而美元、黄金和原油则因避险需求下降和风险溢价消失而承压。
本周,市场将迎来一系列重要的经济数据发布,包括全球多地的 PMI、CPI 以及美国的非农就业报告等。这些数据将为市场提供关于全球经济健康状况和通胀压力的最新线索,并可能影响市场对各国央行未来政策路径的预期。此外,多位主要央行官员的讲话也将受到密切关注,市场将从中寻找更多关于政策前景的指引。
然而,尽管上周的强劲反弹显示出市场的韧性和对利好消息的敏感性,潜在的经济增长放缓风险、通胀前景的不确定性以及贸易谈判的潜在反复,都可能在未来带来新的波动。
但至少在目前,市场正沉浸在地缘政治平静和货币政策宽松预期所带来的乐观氛围中。